从结构到功能:上仪电接点压力表的技术解析

2025-10-27

  在工业自动化*域,电接点压力表作为压力测量与电气控制的核心仪表,承担着实时监测系统压力、触发安全保护与自动控制的关键任务。上海仪表厂(以下简称“上仪”)生产的电接点压力表,凭借其精密的结构设计与可靠的功能实现,成为工业场景中不可或缺的“压力卫士”。本文将从结构组成、工作原理、功能实现三个维度,深入解析其技术内核。

  一、结构组成:精密机械与电气控制的协同

  上仪电接点压力表的结构设计融合了机械传动与电气控制技术,主要由四大核心模块构成:

  1. 测量系统:弹性元件与传动机构的协同

  测量系统是压力感知的核心,其核心部件为弹簧管(波登管)。当被测介质(气体或液体)进入弹簧管内部时,管内压力驱动其自由端产生与压力成正比的弹性形变。这一形变通过连杆-扇形齿轮-中心齿轮组成的传动机构进行放大,*终驱动指针在表盘上指示压力值。弹簧管的材质通常为铜合金或不锈钢,兼顾弹性与耐腐蚀性;传动机构则采用精密齿轮组,确保位移传递的准确性。

  2. 指示系统:直观显示与精准读数的平衡

  指示系统由指针与表盘组成。指针为金属材质,固定于中心齿轮轴上,随压力变化同步转动;表盘刻有压力单位(如MPa、kPa)及刻度值,部分型号还标注压力上下限,便于快速读取。表盘材质多为铝合金或不锈钢,表面涂覆防反光涂层,确保在强光或昏暗环境下清晰可见。

  3. 电接点系统:机械触点与电气信号的转换

电接点压力法兰链接2.jpg

  电接点系统是压力表实现自动控制的关键,包含以下组件:

  动接点:与指针刚性连接,随指针同步转动,材质为导电性良好的银合金,确保低电阻接触。

  静接点:分为上限静接点与下限静接点,固定于表盘内侧,通过调节装置可改变其位置,从而设定压力阈值。

  绝缘支架:采用陶瓷或高性能塑料,确保静接点之间及与其他金属部件的绝缘,避免短路。

  磁助装置:部分型号配备**磁钢,通过磁性增强接点吸力,消除电弧,提升接触可靠性,尤其适用于振动或脉动压力场景。

  4. 外壳与防护:环境适应性的保障

  外壳采用铸铁、不锈钢或工程塑料,具备防尘、防水、防腐蚀性能。气密型结构可防止污秽侵入;部分型号表壳内充入硅油或甘油,通过阻尼作用抵抗振动与压力脉动。接口形式包括螺纹连接(如M20×1.5)与法兰连接,适配不同管道系统。

  二、工作原理:压力感知与电气控制的闭环

  上仪电接点压力表的工作原理基于弹性变形-机械传动-电气通断的闭环控制,具体流程如下:

  1. 压力感知与形变传递

  被测介质压力作用于弹簧管,驱动其自由端产生位移。位移量与压力成正比,例如,1MPa压力可能使弹簧管自由端移动2-3mm。

  2. 机械传动与指针指示

  自由端位移通过连杆传递至扇形齿轮,再经中心齿轮放大后驱动指针转动。指针在表盘上的位置直接反映当前压力值,实现压力的直观显示。

  3. 触点动作与信号输出

  当压力升至上限值时,指针带动动接点与上限静接点接触,形成通路,输出电信号(如AC 220V/5A);压力降至下限值时,动接点与下限静接点接触,输出另一电信号;压力在上下限之间时,动接点与静接点均断开,无信号输出。磁助装置通过磁性吸附增强触点接触稳定性,避免因振动导致的误动作。

  三、功能实现:从压力监测到自动控制的跨越

  上仪电接点压力表的功能实现依托于其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,主要包含以下核心能力:

  1. 双位压力控制

  通过设定上限与下限静接点,实现压力区间的自动维持。例如,在液压系统中,当压力超过上限时,触点闭合触发电机停机;压力低于下限时,触点闭合启动电机补压,确保系统压力稳定。

  2. 报警与保护

  触点信号可连接至声光报警器或PLC控制系统。当压力异常时,立即触发报警,防止设备过载或系统崩溃。例如,在锅炉压力监测中,超压信号可切断燃料供应,避免爆炸风险。

  3. 多场景适配

  根据工况需求,上仪提供多样化型号:

  耐震型:表壳内充阻尼液,适用于水泵房、压缩机房等振动场景。

  耐腐蚀型:接触介质部件采用316L不锈钢,适用于酸碱溶液环境。

  防爆型:通过ATEX认*,可在化工车间、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安全使用。

  4. 抗干扰与可靠性

  机械式结构使其具备强抗电磁干扰能力,适用于变频器附近等强干扰环境;断电后指针仍可显示*后压力值,保障数据可追溯性。

  机械智慧与电气控制的完美融合

  上仪电接点压力表的技术内核,体现了机械传动精度与电气控制可靠性的深度融合。从弹簧管的微米级形变到触点的毫秒级通断,从表盘的直观显示到控制系统的自动响应,其每一处设计均服务于“精准测量、安全控制”的核心目标。在工业4.0时代,尽管电子传感器日益普及,但上仪电接点压力表凭借其无源工作、抗干扰强、断电可读等特性,仍在压力保护与简单控制场景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,持续为工业安全保驾护航。


上仪如何评估差压表的性能稳定性与精度等级

 

上仪压力表数字化发展趋势与挑战:技术演进中的机遇与突破